光催化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和影響因素
在前面文章中介紹了Fenton 氧化技術、臭氧氧化法的原理,臭氧氧化法的發(fā)展-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和均相臭氧氧化,本文介紹光催化氧化法。
光催化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空氣凈化、土壤修復、水處理領域。光降解可分為直接光解和間接光解。直接光解是指在光作用下,有機物吸收光能發(fā)生分解或達到激發(fā)態(tài)與其他物質反應。間接光解是指介質中某些物質吸收光能后達到激發(fā)態(tài),誘導有機分子發(fā)生反應。間接光解還分為非催化和催化過程,前者多采用氧化劑如H2O2、O3等,在光照下產生活性物種降解污染物; 后者則是光催化氧化過程,它是指在光照下,通過加入催化劑,使催化劑受到激發(fā)產生電子-空穴對,吸附在表面的O2、H2O 在電子-空穴對作用下生成·OH 等; 它還可分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,前者主要以Fe2+ 或Fe3+、H2O2為介質,通過光Fenton 反應生成·OH 等。后者則采用TiO2、WO3、Fe2O3等半導體材料通過光催化作用降解有機污染物。以研究很為廣泛的TiO2為例,當照射光子能量等于或超過其禁帶寬度( 3. 2 eV) 時,光激發(fā)電子由價帶進入導帶,產生強氧化性的空穴,可奪取表面羥基、H2O 或有機分子的電子,使之活化。此外,具有強還原性的電子可結合表面吸附的O2生成O-2·,結合電子、H+原位生成H2O2,電子還可與H2O2作用直接生成·OH,如式( 71) —( 76) 所示。但是,若催化劑表面沒有電子和空穴捕獲劑,則電子和空穴將在幾ns 內復合,如式( 77) 所示:

光催化氧化法的影響因素
影響該過程的因素主要有光強、pH、催化劑性質及用量、鹽分等。由光催化原理可知: 光子能量需要≥半導體的禁帶寬度,電子才可激發(fā)躍遷至導帶。另外,光強還可能影響降解速率。Vinodgopal 等研究表明,當光強<1×10-5mol /( m2·s) 時,降解速率與光強存在線性關系,當光強>2×10-5 mol /( m2·s) 時,降解速率與光強的平方根呈線性關系,但當光強> 6 ×10-5 mol /( m2·s) 時,可能存在中間體的競爭性復合,導致降解速率無法提高。就催化劑而言,pH 值影響半導體帶邊電位的移動,增加pH 值有利于增強導帶電子的還原能力。就有機物而言,pH 值影響有機分子的溶解性和表面荷電。催化劑晶相及其顆粒大小等因素對光催化均有影響,例如在TiO2的3 種晶型中,銳鈦礦型的表面活性位點較多,因而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。當顆粒直徑<10 nm 時,由于量子尺寸效應,導致能帶變寬,吸收光譜藍移,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]。催化劑用量存在著很佳范圍,一定條件下,增加催化劑用量,光利用率、光催化降解效率均有增加; 但過量催化劑可能影響溶液的透光性,降低光的利用率。鹽分對光催化的影響與鹽的種類及反應條件有關,影響機制主要為鹽分與有機分子、H2O 或OH- 等發(fā)生競爭性吸附甚至是競爭性反應。
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的優(yōu)缺點
相較于其他技術,非均相光催化氧化的優(yōu)勢在于能有效吸收部分太陽光,減少光能輸入,且催化劑自身具有高化學穩(wěn)定性、廉價、無毒等特點; 反應條件溫和,無須高溫、高壓; 此外,光催化設備結構簡單、容易操作。
但該技術仍未實現(xiàn)大規(guī)模工業(yè)化應用,主要受制于光利用率低、光催化效率低、透光性影響、催化劑流失等問題。例如,TiO2只吸收λ<387 nm 的光輻射,該部分能量只占太陽光的小部分,未能充分利用太陽能,并且還受季節(jié)、晝夜、天氣等因素影響,難以穩(wěn)定運行; 此外,其光量子效率低,不超過4%,但通過對TiO2進行改性后,光量子效率可提高至92%。低反應速率、電子-空穴對的高復合率是導致光催化效率低的重要原因。另外,當有機物濃度過高時,廢水透光性下降會導致光催化效率降低。該技術還面臨著催化劑回收問題,減少催化劑流失,可有效減緩對環(huán)境的二次污染帶來的經濟效益,因而催化劑固定化技術得到發(fā)展及重視,可將其制成膜狀負載于空心球、沙子、玻璃等載體,以減少流失。
光催化氧化法的應用及發(fā)展
在應用方面,You 等人采用1 g /L 的Bi2O3-TiO2在可見光( λ> 420 nm,100 mW/cm2 ) 下還原和降解100 mL濃度分別為20 mg /L 和5 mg /L 的Pb( Ⅱ) 與DBP 廢水,單獨處理4 h 后,去除率均為23%,遠高于Bi2O3和TiO2單獨催化的效果; 此外,在相同條件下處理Pb( Ⅱ) 和DBP 的混合廢水,Pb( Ⅱ) 和DBP 的去除率分別為39%和43%,歸因于光生電子和空穴的有效分離。Baran 等人探究了一系列Pt、Cr 改性的TiO2在可見光下光催化降解VOCs,在Cr2O72--TiO2催化作用下22 h 內可將濃度為0. 9 mmol /L 的丙酮完全礦化。Li 等人采用1 g /L 的2D 無機配位聚合物{ [CuⅡ( H2O)4][CuⅠ4( CN)6]}n在可見光( 15. 5W/m2 ) 下降解亞甲基藍和焦化廢水。處理50 mL 濃度為50 mg /L 的亞甲基藍廢水25 min 后,降解率為85%; 處理10 h 后,焦化廢水的ρ( TOC) 從1365 mg /L降至121 mg /L。Li 等人還采用吸電子基團對MIL-101( Fe) 和UIO-66 進行一系列改性并用于光催化降解100 mL 濃度為1 mg /L 的含菲廢水,在紫外光照射、催化劑投加量為0. 5 g /L 的條件下處理2 h 后,MIL-101( Fe) -OH 可光催化降解99. 98%的菲,同時證明了將沒有參與配位的吸電子基團引入MOFs 中可調節(jié)光催化劑電負性,從而提高光催化性能。
目前,光催化的發(fā)展方向在于研發(fā)新型光反應器和半導體光催化劑。在催化劑方面,通過摻雜金屬( Ag、Pt 等) 、半導體金屬氧化物( Fe2O3、CdS 等) 、無機原子( N、C、S 等) 等方式,以拓寬其吸收光譜范圍,減緩電子-空穴對復合,例如,利用SnO2導帶電位低于TiO2,而價帶電位高于TiO2的特點,將二者耦合作為電極后,TiO2光生電子傳至SnO2的導帶,SnO2的空穴陷于TiO2的價帶,有效抑制電子- 空穴對復合。在反應器設計方面,光源分為紫外光和可見光源,可見光源較為節(jié)能,但光能利用率普遍不高,故現(xiàn)階段一般采用氙燈、汞燈等紫外光源; 光照方式分為聚光型及非聚光型; 催化劑的負載方式有懸浮型和固定型; 反應器的形狀主要有平板式、箱式、管式等。目前,光反應器正朝著高效、大型、透光良好、操作簡單、經濟投資及運行的方向發(fā)展。